如今,遠程辦公、遠程教育等遠程化的工作生活模式越來越普及,遠程桌面工具就像一個個神通廣大的“魔法棒”,輕輕一揮,便能打破空間的壁壘,使我們能夠遠距離地對計算機進行操作,仿佛距離已不再是阻礙溝通與協(xié)作的因素。今天給大家介紹com連接putty需要的準備工作與打開Linux系統(tǒng)遠程桌面的完整步驟!
com連接putty需要的準備工作:
準備工作
要先下載并安裝Putty工具,同時明確COM口(串行端口)相關參數(shù),像波特率、數(shù)據(jù)位、停止位、奇偶校驗等,這些參數(shù)一般依據(jù)連接設備(如串口設備)的文檔或配置要求來確定。
打開Putty并配置連接
啟動Putty程序,在主界面的“Session”類別下,選擇“Serial”作為連接類型。
在“Serialline”字段中,輸入對應的COM端口號,比如設備連在COM1,就輸入“COM1”。
“Speed”(波特率)字段,參照設備要求設置合適數(shù)值,常見的有9600、19200、38400、57600、115200等。
“Databits”(數(shù)據(jù)位)一般設為8,“Stopbits”(停止位)通常設為1,“Parity”(奇偶校驗)按設備要求設為None(無)、Odd(奇校驗)或Even(偶校驗)等。
建立連接
配置好上述參數(shù)后,點擊Putty界面下方的“Open”按鈕,若配置無誤,Putty會嘗試與指定COM口設備建立連接。連接成功后,可能看到設備發(fā)來的初始信息,也能依據(jù)設備功能和狀態(tài)向其發(fā)送命令(比如連接串口調試設備時可輸入調試命令交互)。
注意事項
連接COM口設備時,要保證設備正確連接到計算機的COM口且已打開電源。若連接失敗,可檢查設備連接是否牢固、COM口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參數(shù)配置是否正確等。
以下是打開Linux系統(tǒng)遠程桌面的完整步驟!
首先打開瀏覽器去打開網(wǎng)頁找到IIS7服務器管理工具安裝后解壓。
解壓完成后在桌面或者文件夾里雙擊或右鍵打開。
接著根據(jù)遠程機器的電腦系統(tǒng),選擇相應的,比如windows的就選擇windows系統(tǒng)板塊,Linux就選擇對應的板塊!
接下來在IIS7服務器管理工具中添加要遠程操控的這臺機器的登陸賬戶,點擊添加(ip、端口、用戶名、密碼為必填項,其他的服務器名稱,負責人等都可以選填)也可以批量導入服務器,點擊導入找到表格(.xlsx)格式在導入表格里輸入好需要添加的服務器ip,端口,用戶名,密碼,其他的選填,填寫完成后點擊導入確定即可完成批量導入服務器。添加服務器完成之后的界面如下:

通過對IIS7服務器管理工具的了解,我們看到了它在遠程桌面領域所展現(xiàn)出的強大實力和巨大價值。它為我們的遠程工作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,讓遠程操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。展望未來,希望它能在技術浪潮中不斷乘風破浪,為我們帶來更多功能上的驚喜和使用上的舒適感,持續(xù)為遠程桌面的發(fā)展貢獻力量,成為我們在遠程世界里不可或缺的好幫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