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對于初入 Linux 領域的用戶來說,Linux 文件系統的結構與 Windows 截然不同,特別是盤符的管理與識別方式,往往成為一道需要跨越的門檻
本文將深入探討 Linux 下如何“看盤符”,通過理論講解與實戰操作,幫助讀者快速掌握 Linux 文件系統管理的精髓
一、Linux 文件系統概覽 在 Windows 系統中,我們通常通過盤符(如 C:、D:)來訪問不同的硬盤分區或存儲設備
而在 Linux 下,這種概念被統一而簡潔的文件系統結構所取代
Linux 文件系統以根目錄(/)為起點,所有文件和目錄都掛載在這個虛擬樹的某個節點上
- 根目錄(/):Linux 文件系統的起點,包含了所有其他文件和目錄
- 掛載點(Mount Points):Linux 通過掛載點將存儲設備(如硬盤分區、USB 驅動器等)接入文件系統樹
每個掛載點都對應一個實際的存儲設備或分區,并在文件系統中表現為一個目錄
二、識別和管理磁盤分區 要理解 Linux 如何“看盤符”,首先需要熟悉磁盤分區的識別與管理
Linux 使用一系列命令來查看和管理磁盤信息,其中最常用的包括 `lsblk`、`fdisk`、`parted`和 `blkid` 等
lsblk:列出所有塊設備及其掛載點
bash lsblk 該命令會展示一個樹狀結構,顯示所有磁盤、分區以及它們的掛載點
輸出中的`NAME` 列表示設備名,`MOUNTPOINT` 列則顯示了掛載點路徑
- fdisk:磁盤分區表操作工具,可以用來查看和修改分區表
bash sudo fdisk -l 此命令列出所有磁盤及其分區信息,包括設備類型、大小、起始和結束扇區等詳細信息
- parted:高級分區管理工具,支持 GPT 和 MBR 分區表
bash sudo parted -l `parted` 提供了更強大的分區管理功能,可以創建、刪除、調整分區大小等
- blkid:顯示塊設備的屬性,包括 UUID 和文件系統類型
bash sudo blkid 該命令對于識別特定分區的 UUID 非常有用,尤其是在手動掛載或配置`/etc/fstab` 文件時
三、掛載與卸載存儲設備 在 Linux 中,掛載(mount)是將存儲設備或分區接入文件系統的過程,而卸載(umount)則是將其斷開
掛載點通常是文件系統中的某個空目錄,用于作為訪問該存儲設備或分區的入口
掛載設備: bash sudo mount /dev/sdX1 /mnt/mydisk 這里`/dev/sdX1` 是要掛載的分區(X 代表設備號,如 sda、sdb 等,1 代表分區號),`/mnt/mydisk` 是掛載點目錄
卸載設備: bash sudo umount /mnt/mydisk 或者使用設備名: bash sudo umount /dev/sdX1 - 持久掛載:要使掛載操作在系統重啟后仍然有效,需要編輯`/etc/fstab` 文件
添加一行描述掛載信息的條目,例如: plaintext /dev/sdX1